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2022年第四季總結

 I. 組合回報

跟2022年第三季比:

組合回報: +50.99%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7.57%


跟2021年第四季比:

組合回報: -32.15%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18.16%


槓杆:1.85x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2年第四季市場回顧



新冠疫情

自從十二月中國宣佈除消隔離政䇿之後(1月8號實行),全世界已經決定跟病毒共存。可以有復必泰或modrna的,能打兩至三針就打,中招的機會仍然高,但有長期後遺症的機會不高(暫時的研究來說...),所以在人多的地方就帶一下口罩,不方便帶的話也不需要緊張。

中國經濟,中概股

十月時中國二十大在常委人選決定後(還有),外界怕中國政府會繼續和世界脫軌的政䇿會繼續影響中國經濟,所以十月中概股一再插水去新低。


在十一月,一些救經濟救房地產增加融資的政策開始出爐,傳言會放寬新冠清零政策,開始減隔離日數,中國A股和港股開始回升,連帶中概股。


十一月中,巴菲特押注台積電,芒格也再沒有賣阿里爸爸,算是對中國一種不會再壞的肯定。中國的網遊開始重批,地產融資再寬鬆,中概股一上再上,阿里騰訊拼多多重最底回升50%以上。


十一月尾,A4革命,之後大概一個月政府就宣佈新冠是乙類乙管,不再清零。雖然一開始多人感染,有些賅人,但omicron的殺傷力有限,中國經濟有機會回升,對股市有利。

俄烏戰爭

俄羅斯繼續勉強維持戰爭,久久打不下烏克籣,只好威脅用核武。暫時來說,真用核武的機會不高,不過,誰知道瘋子會怎麼做。


在形勢上來看,俄羅斯撒退是2023上半年的大概率事件,不過烏克蘭能不能從拿回2022年二月以來失控的土地還是未知之數。

美國通脹, 聯儲加息, 衰退

美國通脹仍然在6%以上,聯儲在十一月加75個百分點十二月再加50個百分點息。美國30年按揭的年利息是6.5%-7%,少了很多人借貸去買房買車。JP Morgan的Jamie Dimon認為美國會因消費者消費減弱而引致美國進入衰退


基本上,2023年美國會進入衰退是主流CEO預測的共識,我也認同衰退機會大,不過我認為股市discount了大部份這個消息,所以美股2023年應該是漲的機會大。

美國科技股

因為加息,資本減少去投資,Advertisement減,capex減,引致美國科技業的一輪layoff (還有)。美國大型科技股的revenue減速,股票不太好,但公司基本護城河沒變,我認為2023年一季向下不會太多,整年來說大大反彈的機會大。

Elon Musk的失誤


老馬無奈買Twitter瘋狂的裁員讓矽谷一眾螺絲釘聞風喪膽,Twitter亂七八糟,morale新低,但Twitter這個產品至少在表面上還繼續運行,可能老馬真的可以在不破壞Twitter之餘大減人手節流,把Twitter這間公司變成更加成功。Elon Musk始終是人類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所以可能他真是能人所不能,把Twitter成為一個tech公司corporate raid的成功案例。


Crypto

FTX的SBF跌下神壇,alt coins沒運行,投資crypto的話,除了bitcoin,其他還是算了吧。


III. 2022年第四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多得Elon Musk,我的TWTR終於解套,因為買入價太高,沒賺多少。


今季主要動作是十月頭繼續在$11附近炒底6098碧服,用2022上半年每股賺76.5仙人民幣計,假設每年賺$1.66港幣,6098最少值$25,而個人認為三年內可以重上$50以上。不過代價其實頗大:

  • $17.15賣掉能源股KMI(計入股息也要虧1%)

  • $2.2清倉BKKT虧80%

  • $20.6清NVAX虧60%


十月月尾時的中概大屠殺,決定拼死一戰,賣美股留中概,清倉:

  • $99.5的IIPR,虧30%

  • 大量$22的VIRT,虧30%

  • $157的CRWD,虧20%

  • $0.85的TUYA,虧93%

  • $41.87的MTCH,虧25%

  • $82.19的PYPL,虧40%

  • $4.75的ARLO,虧40%

  • $71.47的TWLO,虧43%

  • $0.93的LTCH,虧12%

  • 還有AMZN, BRK.B


碧服母公司今季多次配股成功,楊惠妍提供無息貸款,財政更加穩健,兒子碧服繼續躺着賺。今季組合的回報主要就是靠碧服。


在十一月到十二月,認為中概危機見底,得以用低一點的價格買回AMZN, BRK.B, CRWD。


十一月中在報導股神買入TSM前$73加少少倉,在報導後再在$81大量買入。TSM是chip manufacturing中之王,股價白菜價,最少值P/E 15-20,2023年EPS 5.69, 所以最少$85-$113,而且每年增長10-15%。


本來想以EPRT代替STOR作為anchor holding來賺股息,但我認為美國聯儲在維持高息的定位上不會動搖,美國房地產的cap rate會跟上,而租金不會上升太多,NAV走低無可避免,所以決定轉入收入跟息口有正correlation的BXMT。BXMT是黑石(Blackstone)旗下的mortgage REIT,倚靠母公司銀行的關係借入favorable的貸(e.g. no mark-to-market, 跟資產duration一樣, currency-rate hedged, etc),再買入房地產的債。房地產大多是class A,所以在價格上比較硬朗。BXMT股息11%,EPS比股息高5-10%,現價比$26的帳面值有折讓。


十一月中DLO受混水攻擊,大概是公司的accounting上比較混亂,個人認為這些是小公司一開始的管治不太好,但公司定位處理南美payments亂局,再擴展非洲亞洲,增長大有錢途,所以我決定$10加少少倉。


十一月尾時$280加倉騰訊,一是因為認為中概危機見底,二是想拿多一點美團股份。


十二月初$2.47買入SmartRent (SMRT),跟之前的Latch (LTCH)是同行,主打智能門鎖,但比Latch大一點,賺錢多一點,產品更成熟,在全美top 20公寓龍頭上有14間是客人,手上有$210 million現金,每季的cash burn不是太高,抄Hayden Capital的功課,估計在捱到公司盈利時手上仍會有$150 million現金。




IV. 2022年第四季的個股持倉短評


加減符號代表今個季度加了或是減了倉。


9988/BABA (Alibaba)

強勁護城河,而護城河因為不斷投資其他公司而加強。隨著中國online shopping的繼續增長,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屬於一般風險,高回報。(最新估值)


中國政府對阿里積極地監管,影響了業務的發展。簡單來說,阿里涉足太廣,被迫拆骨和拆牆。即使如此,靠電商、實體零售、本地服務、阿里雲、AI等科研(如晶片),阿里仍然是一間好公司。


平均成本大概$150。


BIDU

在中國,搜索、地圖、翻譯、雲盤都是第一,智能音箱數一數二、自動駕駛更是領頭羊,市值不足$100 billion USD,因為單有技術,執行能力差,市場不賣脹。我認為它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跟貼Waymo,在中國應該是無人能及,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國內數一數二,單是自動駕駛這一部份已經值$30-$100 billion,現價option value高。


平均成本$170左右。


PDD


中國政府的嚴厲讓投資人不敢碰中國科技股。倚靠投資人賣帳來維持股價的拼多多,事業未必夠資金可以擴張,加上中國政府對拼多多的燒錢營銷手法有意見,拼多多還有甚麼法寶可以施展出來,我實在難以樂觀。(之前的詳細分析)


拼多多今季偷偷用TEMU進軍美國市場,令人期待。互聯網廣告收入超騰訊百度,跟阿里和京東進入前三,即中國的互聯網廣告收入都是在電商,跟美國集中在Google和Facebook非常不同。在Apple和Amazon追上後,美國互聯網廣告收入會相當多元化。


Hayden Capital在2022 Q4分享了非常全面的拼多多投資分析


平均成本大概$170。


BRK

沒甚麼好介紹的巴郡,超低風險,不過預計回報只是一般,因為巴菲特近來做的投資都不是執便宜貨的例子,保險業的競爭也有點大。


今季賣出買回,平均成本升到大概$285。


700(騰訊) (+)

中國主要社交軟件,互聯網多佈局,強大護城河。我認為它是在中國唯一可以和阿里爸爸抗衡的公司,不過人才和技術方面不及阿里,靠產品的用戶黏性搭夠。


公司盈利主要靠遊戲,但中國政府不喜歡中國人玩太多遊戲。前景有點看不清。


今季段正平加了倉,不過它的倉位很輕。我$336也加了一點。


平均成本$525左右。



6098(碧桂園服務) (+)


季初$17.66開始買,因為覺得公司是輕資產,身為國內龍頭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憑着母公司碧桂園供給物業來管理,躺着賺錢的公司。雖然母公司碧桂園有難,最多是沒有新的物業給碧服,碧服靠存量也夠每年每股$1.6(2022上半年碧服排第一),股價低賤,在七月時還有一點回購。


今季母公司多次配股,加上主席給母公司無息貸款,讓碧桂園公司財政更加穩健,兒子碧服繼續躺賺。


成本每股$15。


BZUN

Baozun寶尊是幫品牌公司在中國做電商,它主要客戶是大brand如Nike、Microsoft、Samsung、 Philips等等,華為在單飛前也是它的客戶。它的生意模式比Shopify重很多,除了幫客戶製訂電商計劃,還會經營商店、配送、市場推廣、顧客服務等等,基本上就是電子商業版的經銷商。


和寶尊對標的,就是騰訊體系的saas公司:微盟和有贊。寶尊是算是阿里系的公司,阿里持股14%,公司GMV 65%在天貓,其他在京東、拼多多、微商城等等。寶尊出道較早,客戶都是大品牌,所以比其他電商saas公司較高大尚一點,而且持續盈利。


如管理層所料,2022年第一季營收仍然是微負增長,盈利清零。管理層預料要到2022下半年才會好轉。


我相信2023年預期盈利每股$2, 每年增加15%左右,現價非常便宜。


平均成本大概$28。


DLO

dLocal在payments複雜的南美州繼續大展拳腳。買入DLO和paypal的思維一樣,抗通脹,也乘着全球大家越來越倚賴電子付款的勢頭。


第四季營收增長120%,到76.3 million,雖然高,但2022年增長會放緩到100%以下,甚至80%以下。


2021年EPS $0.25,P/E高,但增長也高,算是高風險高回報股。2022年第一季營收增長超過100%,eps同年比由$0.06增加到$0.08,業蹟非常不錯。


平均成本大概$26.2。


MQ

Marqeta是主要做Card issuing的公司,例如Doordash給快遞員的red card,Instacard的shopp debit card,Square給商戶的Square Card等等,Affirm、Uber和Brex也是它的客戶。Payment processing的老大是Stripe,但Stripe也是最近兩年才做card issuing,可見Marqeta的獨特之處,在Card issuing上暫時是領頭羊。


2022年第一季增長50%,還沒盈利。現價$9,P/S低於10,不算貴。


平均成本大概$19。


PLTR

Big data analytics的軟件公司,對象主要是民主國家政府、大型製造業、醫療和金融機構。有傳它的軟件幫助美國擊殺賓拉登。近來幫助政府在covid上的monitoring。其獨特之處在於會派人在客人公司長駐幫助顧客上車,business model令客人的switching cost很高,形成天然護城河。公司十分有性格,是少數支持美國政府的科技公司,所以減少了那些自命清高的矽谷公司的競爭。有一種說法是它和Google在處理私人資料上是一個幣的兩面,Google搜集很多用戶資料但在用的方面非常克制,不會透露用戶私隱,而Palantir則只處理客人自己搜集的「用戶」資料,以幫助客人「處理用戶」。


公司的sales cycle較長,一年以上是閒事,做的都是大deal,相信增長會非常lumpy。


平均成本大概$14。


UPST (+)

用人工智能幫中、小銀行做loan underwriting,標榜可以給銀行放貸給更多客戶,而風險不會增加。成功與否要用時間去証明,但現在確實是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銀行。


今季在$18加倉,等到Fed rate stablize,再下降的話,股價容易升到$100以上,所以會一直慢慢加倉。


平均成本大概$51。


CRWD

Crowdstrike在雲服務保安中算是龍頭,在幾單美國駭客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它在調查上的角式。市值$50 billion,2022年營收預計$2.15 billion,雖然增長有50%,但不知增長可不可以保持,只適合輕倉,是只高風險高回報股。


今季賣出再買回,平均成本大概$110。


VIRT (-)

Virtu financial, 一間market maker,即是股票市場很多人說的"庄家"。主要(80% revenue)是靠day trade賺bid/ask的spread,另一部份(20% revenue)是execution service。詳細分析


護城河很小,只有靠一些政府regulations製造出來的oligopoly market (VIRT是NYSE三間准許的market maker之一,其餘兩間是Citadel和GTS)。做day trade風險大,可能因為一兩個失誤爆倉,所以買VIRT就要對團隊有信心,很難靠財報看成敗。Virtu的track record算是不錯的,在2014年的ipo時說五年1278 days中只有一天輸錢,輸了七位數。當年公司每日賺錢平均一百萬左右,現在是七百萬到一千萬左右。當年沒有execution service這部份,現在有了可以減輕公司的風險,這部份每日賺一兩百萬。


VIRT是輕資產公司,return on capital輕鬆30%,有股息(長期quarterly $0.24)有回購有減債。


在9/22, SEC終於放棄搞payment for order flow的,當天股價升了一點,但股價在整季沒有甚麼表現。


給$23 puts assign加倉,平均成本大概$25.36。



META

超級社交護城河,公司culture強勁。全球MAU 2.8 billion以上,最大social network,總有人用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公司有大量option values, e.g. VR/AR, cryptocurrency, e-commerce (Shop), Payments, etc. Bytedance的Tiktok是潛在危機。


今季$200給assign。


平均成本大概$185。


TSM

Fabless chips manufacturing的一哥,寬闊護城河。2022年EPS $5.9,年增長15-20%。現價便宜主要是因為短期的成本問題和台灣本身的政治因素,我認為都不是大問題。


平均成本大概$80。


AMZN (+)

中國以外e-commerce最大;物流一流;雲計算第一;Prime會員超值;智能設備雖然不齊全,但全部都是爆款;最大的ebook market兼有最暢銷的ebook reader: Kindle; Ads的生意急速增長。在網上醫藥市場有潛力。基本上,在所有技術含量不高而和提升生活有關的領域都有潛力,誰的profit margin高它就挑戰誰,屈機的公司。年增長15-20%。


今季賣山再買回,拉底了成本價,再加了少少倉。平均成本大概$95。


OWL

Blue Owl Capital的一間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是房地產,像黑石Blackstone,就是它的子公司收購了Store Capital。公司收入主要是資產管理費用。2021年上市,會買STOR就說明管理層眼光好。


買入價是$10.8,3.6%股息,P/E 20還不錯。


SMRT (+)

跟之前的Latch (LTCH)是同行,主打智能門鎖,但比Latch大一點,賺錢多一點,產品更成熟,在全美top 20公寓龍頭上有14間是客人("Starwood

Capital, Mid-America (MAA), Morgan Properties, AvalonBay, Greystar, Equity Residential,

among hundreds of others"),手上有$210 million現金,每季的cash burn不是太高,抄Hayden Capital的功課,估計在捱到公司盈利時手上仍會有$150 million現金。


平均成本大概$2.47。


BXMT (+)

本來想以EPRT代替STOR作為anchor holding來賺股息,但我認為美國聯儲在維持高息的定位上不會動搖,美國房地產的cap rate會跟上,而租金不會上升太多,NAV走低無可避免,所以決定轉入收入跟息口有正correlation的Blackstone Mortgage Trust (BXMT)。BXMT是黑石(Blackstone)旗下的mortgage REIT,倚靠母公司銀行的關係借入favorable的貸(e.g. no mark-to-market, 跟資產duration一樣, currency-rate hedged, etc),再買入房地產的債。房地產大多是class A,所以在價格上比較硬朗。BXMT股息11%,EPS比股息高5-10%,現價比$26的帳面值有折讓。


平均成本大概$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