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星期三

2020年第一季總結

I. 組合回報


跟2019年第四季比:
組合回報: -54.71%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19.48%

槓杆:1.87x

II. 2020年第一季市場回顧



2020年第一季大市開始時尚算可以。伊朗和美國有些小吵小鬧,中美貿易戰還在糾纏不清。雖然新冠肺炎在中國開始傳出來,但市場並沒察覺新冠的嚴重性,普遍認為西方國家不會受到影響,在二月時大市到了新高。

二月尾時,隨着新冠確診在美國破百,美國政府開始對新冠嚴肅起來,紐約州長Cuomo更形容情況就像要阻止空氣流出一樣困難。

三月開始,大科技公司如Facebook, Google, Microsoft, Amazon開始叫員工work from home,看來美國這場疫戰在所難免。

此時,因為新冠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令石油需求下跌,油價下跌。以沙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打算和俄羅斯商議延長和增加之前協議的減產,目的是穩着油價。可是,俄羅斯認為在石油需求下跌時,減產只會讓美國的shale oil公司增加市場份額,與其採取回避策略,不如主動增產,迫死采集成本較高的shale oil公司才是上策。

沙地阿拉伯對於俄羅斯的不合作非常失望,大叫一聲「老子不幹了,攬炒就攬炒」,決定除消所有的減產,還大量增加出產,產量增兩三成,更對亞州國家減價拋售。油價翌日立刻減四分之一,隨後繼續下跌,WTI西德州原油總共腰斬一半到差不多$20一桶。

美國大市本來因為新冠已經調整,油價下跌令大量能源公司股價腰斬過半,加上市場擔憂能源公司對銀行的信貸影響,令美股進入熊市。

3月9號道指跌2000點,3月12號跌2350點(~10%),3月16號跌3000點(~13%),用黑色一星期來形那個星期的美股,實在貼切。聯儲把目標利率減為零,啟動買入一堆agency MBS債、treasuries,短期內也無法挽救股市。

市場的恐慌漫延到債市,因為公司債和non-agency MBS的價格波動引致多間mortgage REITs收margin calls,股價和淨資產大跌,兩倍槓杆的ETF MORL被贖回,mREITs界傷亡慘重。主打agency debt的NLY和AGNC還好一點,其他持non-agency債的mREITS股價減七成是最低消費,連它們的優先股的股價也被腰斬一半。不過聯儲對債市的支持在流動性上提供了一定作用,如果未來沒有因為新冠帶來按揭違約潮的話,相信mREITs的最壞時間已過。

美國的新冠每日新增還在增加,curve還沒有flattened的跡象,shelter-in-place在美國多個州份已實行兩三個星期,特朗普發的聯邦social distancing指引也發了兩個星期,暫時定為四月尾結束,但多個專家都認為,美國國民要等幾個月之後才可以重獲自由。美國國會通過的CARES Act二萬億經濟刺激方案,希望打救航空業、失業人民、小商業,和一些因新冠受形響的公司,有多大作用還未可知,美股未來兩三個月應該會繼續過山車,直到新冠新增如南韓一樣向下,美股才會重新平穩向上。

歐州的新冠確診不斷增加,但義大利在三月尾時確診新增有所放緩,為西方國家帶來一絲希望。

III. 2020年第一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本季組合主要持股變化:


今季的開局其實挺不錯的。一月頭清了AHT的preferreds, mall REIT SKT, PEI preferreds, 減持了能源CEF JMF,還趁新冠在中國肆虐時短炒了一些港股。現存組合裡的6098(碧桂園服務)和700(騰訊)就是在這個時候買入長揸。Simon Property Group (SPG,全球最大的公眾mall REIT) 對Taubman Centers高價收購,使我在TCO上賺了50%。加上,因為預計未來要用一些錢,在高位賣了一些GOOG套現。

可惜,好景不常,對新冠漫延到西方國家然後確診急速的增加,我措手不及。第一錯,是在對新冠有關的行業開始下跌時,我選擇了加倉如MAC (mall REIT)和HT (hotel REIT)。判斷新冠是暫時性,對XIN加倉,JMF在季初減持後在季中重新加倉。

第二錯,是對JMF的加倉,詳細在之前一篇慘蝕離場 - JMF提及。我判定沙地和俄羅斯對油價的影響只是暫時性,所以蝕賣了SPG, CBL債, XIN (各蝕20-30%以上)去追JMF的貨,最後慘蝕。沙地和俄羅斯對油價的影響可能只是暫時,但用JMF這支槓杆CEF去投資,實在是敗筆,就JMF這支上虧了淨資產20-40%。這個時候是三月中,由於組合裡重倉了受新冠嚴重影響的mall REITs, hotel REITs和能源股,淨資產在經過美股大市的幾天股災後這一季虧了70%。為了減槓桿,只好賣掉TWTR和MDB。

在季尾,收拾心情,想一想之後的部署,對組合做了一些大改動,希望不會成為第三錯。我認為新冠是幾個月的事,對很多公司來說只會是暫時影響,之後股價很快會返回高位;對一些跟旅遊有關的股票如航空、酒店、購物商場,會是兩三年的影響,要在兩三年內重返高位有一定困難;對一些債務高的股票如mREITs會是沉重打擊,就算不破產,五年內也去不回三月前的價位。

換個角度,新冠促使的股價大跌也是一個機會,如果選對股的話就可以翻倍。我認為有機會返倍的股票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 受新冠的影響短期大,但可以在新冠過後短期恢復
  • 債務可控
  • business model上沒有問題,行業不會被取替
  • 管理層重倉,而且在三月加過倉
  • 現金流好的公司
  • 因為新冠而股價腰斬
符合以上特點的,我選了hotel REIT中HT的優先股(preferred stocks或簡稱preferreds)。Hotel REITs受新冠打擊是不爭事實,但關門、虧錢只會是幾個月的事,之後可以重操故業。它們雖然債務高,但和銀行商量的話應該是可以在一些covenants上改一改,畢竟銀行也明白新冠只是暫時的事,債仔可以如期還息還債,沒必要動用條文去令公司破產,反正現階段把酒店拿出來變賣也賣不了好價。

HT insiders有10%以上股權,一直以來不斷增持,包括三月。高級管理層更因為新冠而自願減薪一半,董事薪酬由現金轉位股份支付,所以公司上下一定會努力為公司翻身。買優先股是因為HT的優先股跌得和普通股一樣,而優先股不會受到股價低時股份支付薪金的攤簿影響,兼且疫情過後,優先股會最先拿到股息,聯儲把目標利率定得那麼低,優先股容易返回接近$25的par value.

當然因為手裡沒有現金,只能靠換倉去實行HT preferreds這項投資。思前想後,決定忍痛賣掉大量的GOOG來套現以不槓杆的形式去買入HT preferreds。選擇GOOG是因為它股價"只是"從高位跌了兩三成,而基本面方面會有兩三季度的影響(廣告有一部份和旅遊有關),加上近年執行能力差,潛力在我幾支成長股中算是比較差的一支。

為了買入HT preferreds, 其他慘蝕的股票也賣掉來套現,包括MAC, HT普通股,和蝕到入肉的CBL preferreds. CBL有機會受這次疫情影響撐不過去,CEO對股價跌了99%也無奈說"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money" (link),我也只好忍痛在$1以下賣掉。

我大概在$8.5開始買各種HT的preferreds, 一直向下買到$3,平均成本$6上下,和現在股價差不多。買的時候沒想到會停息,幸好股價夠低,停息也沒有影響已經夠賤的股價。組合未來的翻身主要靠這支股票。

美國三月的股災,REITs的下跌比大市要更慘一些,基本上和零售有關的跌個四五成是常態。我趁低在$20左右買入STOR,一支巴郡Berkshire Hathaway都有買入的net lease REIT,之前我在$30左右賣掉,現在補回。

還有一些mortgage REITs,我認為最壞時刻已經過去,聯儲會盡量放水,所以買了它們的優先股和baby bonds。除了MFO外,它們有個共同點是最近普通股有insiders增持,所以優先股的安全性高。想知多一點最近mortgage REITs所遇到的困境可以看這個: Mortgage Crisis and Fe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今季清空了cash alternatives,只剩下成長股和一堆優先股作為價值股。成長股添了兩支港股和Booking Holdings (BKNG),擁有知名網上酒旅網頁priceline.com和booking.com,疫情對它的影響大概是一兩年,之後應該可以重回成長軌。它比expedia運營方面更好,債低。

IV. 2020年第一季的個股持倉短評


加減符號代表今個季度加了或是減了倉。

GOOG (-)
強大護城河:economies of scale, patents, brand, network effect, high switching cost
執行能力有點差,所以失敗的products不少,但那些可以算是研發的一部分,沒損及整體盈利能力。

看好Google Cloud, Youtube, 和Google Play未來對Alphabet revenue增長的貢獻。Ads方面, 暫時不清楚各樣lawsuits同限制會怎樣影響mobile ads, 不過近期各樣android-only(或android first)的軟件加成, 如call screen, Google Fi, Google Assistant,Instant App, 在features上把iOS拋開了一段距離, 新iPhone沒甚麼明顯的進步, 令android-based的smartphone市場份額更加鞏固, 我對Alphabet的mobile ads業務繼續看好。

受新冠影響,估計令年頭兩季的業務表現麻麻,主要收廣告部份拖累。

BABA (+)
強勁護城河,而護城河因為不斷投資其他公司而加強。隨著中國online shopping的繼續增長,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屬於一般風險,高回報。

受新冠影響,估計頭一季盈收強勁(線下餓了麼和線上購物得益),但利潤應該麻麻。

FB (+)
超級社交護城河,公司culture強勁。

受新冠影響,估計令年頭兩季的業務表現麻麻,主要收廣告部份拖累,加上一些員工成本增加。

KMI
Kinder Morgan (KMI) 這支midstream能源股在2015年大跌,主要是由於之前在capital allocation上的失誤,致使債務太多,分發的股息太多,不夠自由現金流。不過,公司業務有sticky customers,本身規模和經驗造就了少少護城河,在業務上的現金流其實很穩定,加上insiders持股多,CEO年薪$1。

受新冠和油價低迷影響,預計2020年自由現金流$2,股息未必會漲到預期的$1.25。

BRK (+)
沒甚麼好介紹的巴郡,超低風險,不過預計回報只是一般,因為巴菲特近來做的投資都不是執便宜貨的例子,保險業的競爭也有點大。

得益於新冠,巴郡手上的現金應該可以讓巴菲特做一些吸引的投資,估計他最少分兩季去投資,而且現金投資部份佔已投資的股票佔比不多,第一季業績因為受金融和航空股票重倉大跌,加上業務受美國shelter-in-place影響,會很難看。

HT Preferreds (+)
Hersha Hospitality Trust的優先股,之前有一些普通股的分析這裡不重複。受新冠影響,入住率估計跌到20%以下,但我判定為暫時性問題,兩季後公司可以重新有充足現金流。$10以下買入翻倍機會高,高風險高回報。以下是我重倉買入它的一些原因:

  • 受新冠的影響短期大,但可以在新冠過後短期恢復:關門、虧錢只會是幾個月的事,之後可以重操故業。
  • 債務可控:雖然債務高,但和銀行商量的話應該是可以在一些covenants上改一改,畢竟銀行也明白這只是暫時的事,債仔可以如期還債,沒必要動用條文去令公司破產,反正現階段把酒店拿回來變賣也賣不了好價。
  • business model上沒有問題,行業不會被取替
  • 管理層重倉,而且在三月加過倉:HT insiders有10%以上股權,一直以來不斷增持,包括三月。管理層更因為新冠而自願減薪減一半,董事薪酬由現金轉位股份支付,所以公司上下一定會努力為公司翻身。
  • 現金流好的公司
  • 因為新冠而股價腰斬
  • 優先股不會受到股價低時股份支付薪金的攤簿影響,兼且疫情過後,優先股會最先拿到股息,而聯儲把目標利率定得那麼低,優先股很易返回接近$25的par value。

今季大概在$8.5開始買各種HT的preferreds, 一直向下買到$3,平均成本$6上下,和現在股價差不多。買的時候沒想到會停息,幸好股價夠低,停息也沒有影響已經夠賤的股價。組合未來的翻身主要靠這支股票。

P.S. Insiders在優先股停息後有增持HT PRE, 價格$6.55.

MLPX (+)
能源 closed-end fund,主要持有一些midstream gas pipelines公司,持有少於25% MLPs,所以在基金層面上不用交稅,比JMF更加tax efficient一點,不過也因為持有較少MLPs,股息較低。現時算是cycle低位,抄底play.

BKNG (+)
Booking Holdings,擁有知名網上酒旅網頁priceline.com和booking.com,擁有大量商戶的關係和用戶評價,有少少護城河。疫情對它的影響大概是一兩年,之後應該可以重回成長軌。它比expedia運營方面更好,債低。低風險中高回報。

6098(碧桂園服務) (+)
剛需、躺着賺錢的公司。有背後母公司碧桂園的強大地儲,成長不是問題。大規模和母公司的支持築成中級的護城河。

700(騰訊) (+)
中國主要社交軟件,互聯網多佈局,強大護城河。我認為它是在中國唯一可以和阿里爸爸抗衡的公司,不過人才和技術方面不及阿里,靠產品的用戶黏性搭夠。

STOR (+)
Store Capital Corporation。獨立商戶的triple-net lease REIT。它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很著重租戶的財務和盈利,有絕大部份商戶的財務資料來減低風險。管理層有多年經驗,作風保守,對各行業的商戶分散,對公司的業績披露和業績算是相當透明,有少少護城河。Howard Marks的Oaktree Capital是這股的其中一間founding institution,但現在沒有持有股票。巴郡在2017年入股了接近10%,可見管理層受到巴菲特的認同。

一些商戶受到新冠影響,付不了租金或要結業,但估計佔比不大,STOR的FFO可能今年沒增長甚至低個位數的負增長,但我不認為會影響太大,今季$20附近趁低吸納。

BPYUP (+)
Brookfield Property REIT (BPYU)的優先股。BPYU是BPY的另一種持股形式,非美國人或避免稅務麻煩的應買BPYU而不是BPY。Brookfield Property是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BAM)的產物,可以算是子公司,專投資offices同malls。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在地產和公共建設界的名氣很大,可以說是地產界的巴郡。BPYU的債務偏高但債務covenants很少,而且持有的都是質數非常高的資產,加上有母公司可以在債務上支持,潛力高。

母公司頻頻買入BPY的股票,甚至新冠時也繼續買,所以優先股安全性很高。新冠拉低了股價,我大概$13趁低吸納。

BRMK (+)
一支罕有不用leverage的mortgage REIT,專供1-3年地產項目的債,利息12-13%,加上4-5%的貸款費用。債務的loan-to-value (LTV)平均65%,算低。新冠對現有項目影響不大,風險是未來較難找到項目去賺錢。

最近有insiders增持。公司每月分紅,大概$8買入,12%股息算是吸引。

NRZ preferreds (+)
New Residential Investment Corp. (NRZ)的優先股。NRZ專門投資mortgage servicing rights同non-agency債的mortgage REIT。聰明的管理層,加息週期,和穩定的房價令NRZ風山水起。可惜mortgage REIT受新冠影響,出現流動性問題(margin call之類,詳情看Mortgage Crisis and Fe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NRZ的帳面值減了最少三成,股價跌了七成,普通股股息由每季$0.50減到$0.05。

CEO有公司大量股份,insiders三月有增持,優先股的安全性高。今季主要在$12附近買入,13%股息吸引。

PMT preferreds (+)
PennyMac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 (PMT)的優先股。PMT主要投資mortgage servicing rights和credit risk transfer (CRT)債。它罕有地沒有收到margin call,因為槓桿較同類mREIT低。

Founder是Stanford L. Kurland, 他曾經是Countrywide的CFO。Countrywide是一間2008年給賤賣給Bank of America的公司,壞的資產使Bofa在金融海潚受到重創。有人形容Kurland創立PennyMac是放完火後買入賤價的殘餘物品再去轉賣謀利。毫無疑問,公司管理層對這些房產的債務有深厚認識,所以優先股安全性高。

因為債市波動,普通股派息減本,優先股股價大跌,我大概$17.5買入,10%的安全股息可以接受。

MFO (+)
MFA Financial (MFA)的baby bonds。MFA本身多年運營不錯,槓杆同行中算低,但因為持有的某種債務資產不幸因債市波動收margin call以致公司差不多爆掉,但我相信它和銀行商量後可以苟且偷生,它的baby bonds是高風險高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