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星期一

拼多多和京東都沒戲,堅信阿里十年後仍然是電商龍頭

 不知大家有沒有玩過即時戰略的電腦遊戲,如Starcraft, Warcraft和 Age of Empire。我曾經醉心starcraft 1, 看過很多高手的一對一視頻,總結出大多數贏的一方主要有兩條路線: 1) 搶資源, 2) 搶升級。



因為遊戲一開始兩方的資源和級數都對等,所以將開始的資源投放在搶資源或搶升級的話,可以放在造兵的資源就會少。這時如果對方專注造兵攻過來的話,在沒有新資源和升級前,穩輸。因此,高手對決可以說是偵察的能力對決,只要偵察對方放多少資源造兵,就可以決定自己用多少資源去造僅夠防守的兵和大炮(在遊戲開頭和中段,防守需要的資源比攻擊的一方需求較少),其他資源就可以大膽用來開第二礦或升級。只要擋下對方的第一、二波攻擊,之後就可以靠很多的資源造兵去淹蓋對方或用高級兵種吊打來結束對方。

從勝方看,遊戲分三段,開段苦戰防守,中段輕鬆防守或作一些攻擊去防止對方擴張或升級,尾段吊打對手gg。

再重申一次重點: 資源和科技。這是為甚麼我說拼多多和京東沒戲的原因。

阿里在資源和科技上,都比拼多多和京東多,那為甚麼在這幾年陷入苦戰?

先說為甚麼沒有拋離京東。京東開局選了自營,這樣確保了服務和品質,在某些地方和時機上埋身打價格戰,就可以贏得很多版圖。

而拼多多以微信用新方法引入流量奇襲,加上引入淘寶捨棄的低端供應商,再打價格戰,贏得了比京東更多的版圖。

這裡說的版圖,其實是用家。

京東和拼多多看似有機會成功推倒阿里帝國,阿里低估了自營的優勝之處,也防不了拼多多的微信流量,好比starcraft對決上的前期偵察出錯,造的防守大炮不夠多。不過這只是表象。京東的服務、品質、價格戰,是靠"前期資源"擠出來,而拼多多的社交流量,也只能用來忽悠新用家,補貼也只能補一時。記得我所說的資源和科技嗎?在資源上,京東和拼多多賺的不夠阿里多,拼多多甚至不能穩穩地盈利,但因為有投資人這個「外掛」,阿里資源上的優勢並不明顯。不過另一方面,在科技上,阿里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數一數二,把對手遠遠拋離,很多矽谷高手都加入了阿里,阿里的人才和科研,是格局細和資源短缺的京東和拼多多永遠也追不上。

現在中國的電商大戰,就如同starcraft的遊戲中段,京東和拼多多開始想升級,但阿里已經將它們一一拖着。不能把它們一時板倒,但阿里在流量成本上的優勢,生態系統帶來大數據的深耕,和商家工具上的投入而建立起來的深度商家關係,可以讓阿里在繼續印銀紙的同時不讓京東和拼多多賺太多。現在等的,是遊戲尾段,阿里升級後的吊打...

第一,是阿里雲,這是讓商家留在阿里系的工具。微信小程序其實是有同樣的用途,阿里在小程序上沒有優勢,所以用阿里雲和商家在後台整合。

第二,是人工智能。阿里在無人駕駛技術上和百度不相伯仲,但阿里主要專注在送貨上。只要無人駕駛技術成熟,京東的自建物流就會失去優勢。無人駕駛減低送貨成本,標準化服務,拼多多在不能補貼後自然就會輸掉。無人駕駛是阿里的殺着、uber所指的existential crisis,到時美團也不能幸免。

第三,是VR和AR,用戶體驗的提升。拼多多用社交團購彎道超車,而阿里會用技術板回一城。兔子可能會打嗑睡,但起身了就會再跑。


拼多多和京東在技術上跟阿里是兩個維度,暫時用創意、努力和資本看似和阿里鬥個不相上下,但時間一久,高維打低維,我相信最後會是科技高的一方勝出電商大戰,阿里最終勝利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