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成長多久和成長股估值的關係

近幾日我因為研究小米集團(HKG: 1810)的源故在雪球上翻文章。有個意外收獲是我發現有一個叫仓佑加错-Leo的大V。他的成長股投資理念跟我很像,而且他對很多成長高的互聯網股都很有心得 (可以詳看仓老师的2020年投资策略)。

倉老師寫了一篇简易估值法很有參考價值。文章主要是說想要知道有沒有買貴一支股,你就要問自己你認為那間公司可以高速增長多少年。他列出了一個表格說明了你今天如果買貴了幾多(以P/E來說,即期初P/E)、公司每年的盈利增長率、持續多少年,期末P/E,你在期末賣出時會得到每年多少的回報 (即IRR =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我自己照辦做了一個相似的表格,y-axis用期初P/E代替倉老師的"買貴%",我認為這樣的表格更易用。

這個表格假設一間公司在期末時P/E 15,高增長可以維持5年,你在期初時以多少P/E買和公司每年多少增長率可以在期末賣出回報是每年多少:


成長股通常我要求每年15%的回報, 所以在表格上我把高於15%的IRR用綠色highlight,而負回報的用紅色highlight。

由以上表格看到,如果你用P/E 20買了一間每年增長20%的公司(PEG = 1)而增長可以維持五年,五年後賣出的回報就是每年13.29%。同樣PEG = 1,以P/E 40去買每年增長40%的公司在期末時的回報是每年15.06%。這是我不用PEG做估值的原因, 它用來決定"便宜"的定義不夠一致。

看看如果每年增長20%的公司可以維持10年的話是怎樣:


在期末時回報會變成每年16.60%,比剛剛的13.29%強多了。

以下是假設增長可以維持15年和20年的表格, 還有一張5年用期末p/e 20的表格,以供參考:




(這些表格都可以在這裡下載)

我認為這些表格所帶出的主要理念就是成長股投資最重要是找到可以多年維持高增長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都不易買貴,也解決了成長股的迷思,而找出這些公司靠的就是成長股的迷思一文中提及的:
common sense +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裡的知識 + 對公司護城河的研究
(對Amazon求其估值一下是一個應用了這篇文章為成長股估值的方法的例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