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星期一

2022年第三季總結

炒燶了股票,週末要去送外賣賺戔,所以這一篇總結出得較遲。

I. 組合回報

2022年第二季比:

組合回報: -28.84% (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4.9%


槓杆:2.59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2年第三季市場回顧




俄烏戰爭

烏軍在這一季不斷反攻,拿回不少土地。俄軍一邊徵兵,一邊用核武恐嚇。希望中國二十大後,中國會利用充當「和事佬」讓普丁有下台階,世界才可以免於災難。

中台關係

Nancy Pelosi訪台,牽動了中國的情緒。中國用軍演恐嚇台灣,美國在譴責之餘,開始用晶片打起科技戰,封了對中國的高科技晶片成品、技術、機器出口。因俄國受挫,中國在這幾年內不會對台動武,但五年後很難說。


美國現在對中國的壓制,有希望把時間表推遲,不過長遠來說,我不認為世界各國有聯合對抗中國的持久力,而中國的一黨專制可以對一個目標鍥而不捨,加上科技的進步,人民無力反抗,中國共產黨會一直延續下去。隨着台灣新一代越來越少人去堅持,美國國內對國外政治干預的意願越來越弱,台灣遲早會給大陸奪回。如果怕中國政府的人,還是不要移民台灣為上。


新冠疫情

基本上各國的疫情已經過去,但新冠病毒還在,中國則是病毒沒甚麼,但疫情仍然嚴峻。尷尬的香港也差不多要對外看齊,對外解封,這一國兩制也不是蕩然無存啊。








中國經濟,中概股

中國對新冠的嚴格封控,對經濟的影響在這一季開始爆出來了。失業或減薪不在話下,辛辛苦苦買了的樓花爛尾,慘絕人寰。在消費力衰退和房地產爆雷下,高盛MSCI chinagrowthzero,加上SEC以審計稿理由把幾間中概列入黑名單,中概基本上賤無可賤。


在季尾時,在股價仍然向下插的情況下,在宏觀上開始現𥌓光,人行減息國有機構擔保內房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監管機構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北京重申要支持經濟,支持科技公司央行叫銀行托滙市


我個人認為,宏觀對股價的支持有滯後效應,投資者對中國政府的托市意志也存疑,所以比西方的托市更要滯後,但我相信,大方向不變,現在股價在築底,未來三個月應該要慢慢回升。


美國通脹, 聯儲加息, 衰退

第三季美國聯儲升了兩次息() ,每次75 basis pointsmortgage 7%,一堆人看淡美國經濟(還有),大科技公司停止請人(Google, Meta),但美國通脹高企美滙爆升聯儲兩難


在這個大勢下,美股很難有氣息,但同時股市已經跌了不少,價值浮現,所以雖然偏淡,向下力度在第四季應該會減弱。

III. 2022年第三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今季主要的動作是嘗試炒碧貴園服務6098的底,結果炒車了...


季初$17.66開始買,因為覺得公司是輕資產,身為國內龍頭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憑着母公司碧桂園供給物業來管理,躺着賺錢的公司。雖然母公司碧桂園有難,最多是沒有新的物業給碧服,碧服靠存量也夠每年每股$1.6(2022上半年碧服排第一),股價低賤,在七月時還有一點回購,我估計股價在兩年內doubletriple重回高位不會太難。邊賣股邊買碧服,由熱鑊上跳入火坑...賣掉的股有:

  • 大量BIDU at $141,虧大概38%
  • 全清BEKE at $16.8,虧大概50%
  • 全清3738阜搏 at $3.55,虧大概38%
  • 全清6608百融雲創 at $9,虧大概40%
  • 全清PINS at $24.75,虧53%。這一家應該是真的買錯了,定位太niche,要不是有被收購的傳聞股價應該沒有現價高。
  • 全清SI at $76.9


隨後管理層也解話了很多股東的憂慮,強調母公司不會挪用碧服資金,我越跌越買,但股價越來越低,平均cost basis $15.7,以為double,但給腰斬,只能哭吧。


季初時因為對中國的爛尾樓情況有點看不清,全出了中國各大銀行短一兩個月虧了9%


$110call assign,全出了廸士尼,虧了大概10%

$30call assign,全出了VICI,賺了大概5%

$160call assign,全出了BNTX,平手。

$125call assign,全出了SNOW,賺了大概6%


在季初long puts了大量比較貼價的$BABA和少量$BIDU,抵消了大量股價下跌的幅度,但在8月全清了,太早。


一些short putsassign了,被動加倉:

  • assign了大量$100BABA,加了50%倉。
  • assign$100PYPL,差不多翻倍了倉位。
  • assign$150$200META
  • assign$62.5MTCH


現在槓桿太高,所以短時間不會再用short puts了。


買入了相當的LTCHTUYA,主要是覺得以$1-$1.5的股價買入,其實就是fund一間已經有成熟產品的startup,值搏率高。對LTCH的操作主要是賣之前買入的call,然後買回之前賣的實股,因為股價跌很多,這一來一回賺了一點股票。


在九月時,一重倉股STOR給邀約收購(and this),每股$32.25加一期股息。價格大概是P/FFO ~ 14。我認為有一點低,但在加息環境下很難有其他對手出價。這個價位就答應收購也反映了管理層的無能。我在$32.4出清,佔倉位~10%,連股息賺了20%以上,算是近來少有的勝利。


隨後,我買入少量Blue Owl Capital (OWL), 就是它的子公司收購了Store Capital。公司收入主要是資產管理費用。2021年上市,會買STOR就說明管理層眼光好。買入價是$10.83.6%股息,P/E 20還不錯。


之後再買EPRT,一間和Store Capital差不多的公司,獨立商戶的triple-net lease REIT,著重租戶的財務和盈利,有絕大部份商戶的財務資料來減低風險。Annual escalator只有1.5%,比Store Capital2%差一點,但因為公司的規模較少,靠收購來增長比較容易,所以FFO per share的增長比較好。股息每年$1.08FFO $1.53,今季$22.24買了一點,以後有機會再加倉。我會以這支股票做我的核心持股。





IV. 2022年第三季的個股持倉短評


加減符號代表今個季度加了或是減了倉。


9988/BABA (Alibaba) (+)

強勁護城河,而護城河因為不斷投資其他公司而加強。隨著中國online shopping的繼續增長,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屬於一般風險,高回報。(最新估值)


中國政府對阿里積極地監管,影響了業務的發展。簡單來說,阿里涉足太廣,被迫拆骨和拆牆。即使如此,靠電商、實體零售、本地服務、阿里雲、AI等科研(晶片),阿里仍然是一間好公司。


今季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方,有機會入港股通 以為中概股因delist風險減低會回升,$100put assign。季初本來long puts了和實股數相當而且比較貼價,在季中賣早了,雖然賺了50%,但也相當後悔。


平均成本大概$150


BIDU (-)

在中國,搜索、地圖、翻譯、雲盤都是第一,智能音箱數一數二、自動駕駛更是領頭羊,市值不足$100 billion USD,因為單有技術,執行能力差,市場不賣脹。我認為它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跟貼Waymo,在中國應該是無人能及,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國內數一數二,單是自動駕駛這一部份已經值$30-$100 billion,現價option value高。


今季大量賣掉來買碧桂園股務。


平均成本$170左右。


PDD 


中國政府的嚴厲讓投資人不敢碰中國科技股。倚靠投資人賣帳來維持股價的拼多多,事業未必夠資金可以擴張,加上中國政府對拼多多的燒錢營銷手法有意見,拼多多還有甚麼法寶可以施展出來,我實在難以樂觀。(之前的詳細分析)


拼多多今季偷偷TEMU進軍美國市場,令人期待。互聯網廣告收入超騰訊百度,跟阿里和京東進入前三,即中國的互聯網廣告收入都是在電商,跟美國集中在GoogleFacebook非常不同。在AppleAmazon追上後,美國互聯網廣告收入會相當多元化。


平均成本大概$170


TWTR 

很多出名的公眾人物如Elon Musk, Donald Trump,一些政治和投資大V,各行各業的人才,都在Twitter上分享自己想法,很多公司也會用Twitter來發佈消息,和用戶交流,所以Twitterpotential非常高,要看執行怎樣了。


handle Elon Musk收購這一方面,管理層做得不太好,使員工無所適從,我對長hold Twitter的意願減低了不少。


平均成本大概$53


TUYA (+)

IoT平台公司,有少少像Shopify在電商的定位,幫一些沒有自己IoT infra的公司去做IoT產品的軟件支持。產品依附在雲公司上,如AWS, Google Cloud,所以利潤一般般,苦逼生意。風險是雲公司的vertical integration,或大客戶自己做IoT infra不用付費給Tuya,所以Tuya價格一定要保持competitve,還要想一些創造network effect的方法去保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產品要有夠彈性支持客戶獨特的需求。


暫時最大的問題是公司還沒盈利,希望營收早日重回高雙位數增長,到時才可以盈利有望。


平均成本大概$12


ARLO 

Netgear分拆出來,智能保安產品公司,其中DIY攝像頭的產品最受歡迎,功能較齊全,評價高,雖然保安DIY產品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31%跌到2019年的26%,但這個市場的不斷擴張,人們對家中保安的意識越來越高,Arlo相信會保持高增長,越來越賺錢。


第一季營收增長超過50%non-gaap微利。


平均成本大概$10


BRK

沒甚麼好介紹的巴郡,超低風險,不過預計回報只是一般,因為巴菲特近來做的投資都不是執便宜貨的例子,保險業的競爭也有點大。


平均成本大概$166


700(騰訊) (+)

中國主要社交軟件,互聯網多佈局,強大護城河。我認為它是在中國唯一可以和阿里爸爸抗衡的公司,不過人才和技術方面不及阿里,靠產品的用戶黏性搭夠。


公司盈利主要靠遊戲,但中國政府不喜歡中國人玩太多遊戲。前景有點看不清。


今季段正平加了倉,不過它的倉位很輕。我$336也加了一點。


平均成本$560左右。



6098(碧桂園服務) (+)


季初$17.66開始買,因為覺得公司是輕資產,身為國內龍頭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憑着母公司碧桂園供給物業來管理,躺着賺錢的公司。雖然母公司碧桂園有難,最多是沒有新的物業給碧服,碧服靠存量也夠每年每股$1.6(2022上半年碧服排第一),股價低賤,在七月時還有一點回購。


隨後管理層也解話了很多股東的憂慮,強調母公司不會挪用碧服資金,我越跌越買,但股價越來越低,成本每股$15.7,季尾股價$11.5


BZUN

Baozun寶尊是幫品牌公司在中國做電商,它主要客戶是大brandNikeMicrosoftSamsung Philips等等,華為在單飛前也是它的客戶。它的生意模式比Shopify重很多,除了幫客戶製訂電商計劃,還會經營商店、配送、市場推廣、顧客服務等等,基本上就是電子商業版的經銷商。


和寶尊對標的,就是騰訊體系的saas公司:微盟和有贊。寶尊是算是阿里系的公司,阿里持股14%,公司GMV 65%在天貓,其他在京東、拼多多、微商城等等。寶尊出道較早,客戶都是大品牌,所以比其他電商saas公司較高大尚一點,而且持續盈利。


如管理層所料,2022年第一季營收仍然是微負增長,盈利清零。管理層預料要到2022下半年才會好轉。


我相信2023年預期盈利每股$2, 每年增加15%左右,現價非常便宜。


平均成本大概$28



KMI 

之前一些能源公司因新冠減少了capex,加上西方國家擁抱不穩定的新能源,以致靠傳統能源供應不夠應付新冠後經濟回復的能源需求。KMI是投資美國能源的一只安全性高的股票,因為pipelines生意有如toll road,對能源價格沒有直接關係,而能源的用量浮動不大,且傾向上升。


今季俄烏戰爭,使歐洲減少向俄國購入天然氣,未來會向美國買更多LNG (liquid natural gas),而KMI因很多輸送LNGpipelinesterminals,自然得益。股價的升幅反映了一部份的利好預期,但還有一些上漲空間。


平均成本大概$17.3


PYPL (+)

Payments公司在通脹下應該可以有免費的增長,新冠後的經濟復甦應該會使通脹在較高水平徘徊,所以暫時打算繼續持有。2030年預計EPS $26, P/E 20的話股價到$520不難。順帶一提,PaypalVenmoAmazonPartnership有想像空間,在payments公司熊市過後paypal有機會因龍頭地位而回升得較早。


$100put assign,在$79.41手動加了點倉,P/E ~ 20太便宜,平均成本大概$146


BKKT 

2021年大眾對bitcoin的興趣加速增長,而Bakkt獲得和Mastercardpartnership,有令人想像的空間。風險是economics不確定,可能Bakkt賺的錢並不多。2021年第四季$10入了點貨搏短炒。現在是希望上回$10走人。


平均成本大概$10


DLO 

dLocalpayments複雜的南美州繼續大展拳腳。買入DLOpaypal的思維一樣,抗通脹,也乘着全球大家越來越倚賴電子付款的勢頭。


第四季營收增長120%,到76.3 million,雖然高,但2022年增長會放緩到100%以下,甚至80%以下。


2021EPS $0.25P/E高,但增長也高,算是高風險高回報股。2022年第一季營收增長超過100%eps同年比由$0.06增加到$0.08,業蹟非常不錯。


平均成本大概$37


MQ 

Marqeta是主要做Card issuing的公司,例如Doordash給快遞員的red cardInstacardshopp debit cardSquare給商戶的Square Card等等,AffirmUberBrex也是它的客戶。Payment processing的老大是Stripe,但Stripe也是最近兩年才做card issuing,可見Marqeta的獨特之處,在Card issuing上暫時是領頭羊。


2022年第一季增長50%,還沒盈利。現價$9P/S低於10,不算貴。


平均成本大概$19


PLTR

Big data analytics的軟件公司,對象主要是民主國家政府、大型製造業、醫療和金融機構。有傳它的軟件幫助美國擊殺賓拉登。近來幫助政府在covid上的monitoring。其獨特之處在於會派人在客人公司長駐幫助顧客上車,business model令客人的switching cost很高,形成天然護城河。公司十分有性格,是少數支持美國政府的科技公司,所以減少了那些自命清高的矽谷公司的競爭。有一種說法是它和Google在處理私人資料上是一個幣的兩面,Google搜集很多用戶資料但在用的方面非常克制,不會透露用戶私隱,而Palantir則只處理客人自己搜集的「用戶」資料,以幫助客人「處理用戶」。


公司的sales cycle較長,一年以上是閒事,做的都是大deal,相信增長會非常lumpy


平均成本大概$14


UPST (+)

用人工智能幫中、小銀行做loan underwriting,標榜可以給銀行放貸給更多客戶,而風險不會增加。成功與否要用時間去証明,但現在確實是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銀行。


今季在$23-$27加倉。現況都是暫時性,例如高息環境、資產減值的one-time loss。除去一次性,公司P/E 10左右,非常便宜。


平均成本大概$65



CRWD 

Crowdstrike在雲服務保安中算是龍頭,在幾單美國駭客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它在調查上的角式。市值$50 billion2022年營收預計$2.15 billion,雖然增長有50%,但不知增長可不可以保持,只適合輕倉,是只高風險高回報股。


平均成本大概$205



NVAX +)

Covovax/Nuvaxovid新冠疫苖公司。比起其實疫苖,Covovax副作用低,功效和mRNA相當,可以加其他flu vaccine一同打,儲存只需一般家用冰箱冷藏的温度,所以是相當有潛質的新冠疫苖,缺點是製造困難。


今季公司獲美國FDA recommended(接近approve),台灣approve了可以用,相信未來會得到更多approval而股價上漲。$52加了點倉。歐州在九月也approvebooster


平均成本大概$93


P.S. 十月全出轉了碧服,在第四季的總結會細說。



VIRT (+)

Virtu financial, 一間market maker,即是股票市場很多人說的"庄家"。主要(80% revenue)是靠day tradebid/askspread,另一部份(20% revenue)execution service詳細分析


護城河很小,只有靠一些政府regulations製造出來的oligopoly market (VIRTNYSE三間准許的market maker之一,其餘兩間是CitadelGTS)。做day trade風險大,可能因為一兩個失誤爆倉,所以買VIRT就要對團隊有信心,很難靠財報看成敗。Virtutrack record算是不錯的,在2014年的ipo時說五年1278 days中只有一天輸錢,輸了七位數。當年公司每日賺錢平均一百萬左右,現在是七百萬到一千萬左右。當年沒有execution service這部份,現在有了可以減輕公司的風險,這部份每日賺一兩百萬。


VIRT是輕資產公司,return on capital輕鬆30%,有股息(長期quarterly $0.24)有回購有減債。


9/22, SEC終於放棄搞payment for order flow,當天股價升了一點,但股價在整季沒有甚麼表現。


$23 puts assign加倉,平均成本大概$25.36


LTCH (+)

Latch是一間做智能門鎖的公司,主打Smart Access,主要客戶是有25間出租公寓單位以上的房東和公寓房產發展商,最近也向甲級office發展。它是由TS Innovations Acquisitions Corp這間SPACreverse merger上市,TS Innovations Acquisitions CorpsponsorTishman Speyer,一間有$57 billion房地產投資的公司,所以可以幫助Latch開掛擴張。


FounderLuke Schoenfelder,曾經在蘋果工作,24歲做了蘋果senior designer, Thomas Meyerhofferchief design officerLatchLuke是牛人一個,看2017他的一個講座,可見他對產品質素有非一般的執着。


Latch的主要模式是land and expand,用成本價賣鎖,再簽六年的約,每月拿$7-$12的訂閱費,生意模式有點似SAAS公司。因為租客每日平均用Latchapp 4.6次,latch可以趁機賣一點其他服務,例如最近和Lemonade合作賣租客保險。


Latch的門鎖可以用電話app遠程、Android電話的NFCApple watch、咭,或密碼來解鎖,鎖上有攝像頭,有解鎖history,比其他公司功能更齊全。公司以智能鎖為底,再跟UPS合作在公寓做收貨服務,解決租客安全收貨痛點。未來除了在鎖上面做增值服務,還會發展其他智能產品,例如連網的hub。競爭對手有SmartRent。大tech公司如Amazon, Google, Apple主要做一般消費者生意,所以不是問題。


公司暫時還沒盈利,但2025年估計有$200 million以上的free cash flow。有一點注意的是,Latch跟發展商建立了長期關係,會在房產建好的18-24個月前跟發展商計劃好,簽好約,所以對未來營收預測比其他行業的公司準。


公司盈利仍然遙遙無期,而且負cash flow嚴重,公司說之前的季報不可靠,有點可怕,在出這個消息前我把calls轉回實股,一賣一買賺了一點股票,但虧了錢。買回的原因是覺得現價已經等同公司的現金,即好比在fund一間已經有成熟productstartup,值搏率高。


成本每股 $1.06


META (+)

超級社交護城河,公司culture強勁。全球MAU 2.8 billion以上,最大social network,總有人用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公司有大量option values, e.g. VR/AR, cryptocurrency, e-commerce (Shop), Payments, etc. BytedanceTiktok是潛在危機。


今季$200assign


平均成本大概$185


HNST (-)

The Honest Companycelebrity Jessica Alba創辦,主打安全和eco-friendly產品,開始是消毒濕巾和嬰孩紙尿布,之後申展到太陽油和美容產品。


因為是比較幼嫩的公司,增長比較不穩定。田為美國疫情已經不再嚴重,消毒方面的產品銷售差,而新的產品有一段ramp up期,所以股價插水。



IIPR

大麻reitIIPR是大麻公司製造場的地主。我覺得美國大麻合法是白痴的行為,但即然美國已經向着這一個方向去走,我就賺它們的錢,吸敵人的血好了。今季IIPR的大跌是因為short seller誤解了IIPRbusiness model, 覺得它買貴了property,但其實一部份買入價是用來建造製造場,再以租金形式來收回款項,即掛reit頭,做貸款。


今季先是$168買入一點IIPR,然後再$160$165assign,再在$109加倉。


平均成本大概$153

Innovative Industrial Properties raises dividend by 2.9% to $1.80 $IIPR


MTCH (+)

線上dating的霸主,寬闊護城河。Facebook dating有少少機,但相信難以做成威脅,始終Faceboook太多個人資料,不適合online dating,就算Facebook分隔了profile,也難以扭轉客戶心態。


2023EPS $3.14,之後年增長15-20%沒有問題,現價不貴。


平均成本大概$97


TWLO

Twillo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股,主要是提供SMS text messaging,客戶主要是shared economy的公司如Uber, Lyft, Doordash等等。營收可以保持增長20%以上,缺點是盈利要等一兩年才有。P/S ~ 4,不貴。


平均成本大概$125


TSM

Fabless chips manufacturing的一哥,寬闊護城河。2022EPS $5.9,年增長15-20%。現價便宜主要是因為短期的成本問題和台灣本身的政治因素,我認為都不是大問題。


平均成本大概$94


AMZN

中國以外e-commerce最大;物流一流;雲計算第一;Prime會員超值;智能設備雖然不齊全,但全部都是爆款;最大的ebook market兼有最暢銷的ebook reader: Kindle; Ads的生意急速增長。在網上醫藥市場有潛力。基本上,在所有技術含量不高而和提升生活有關的領域都有潛力,誰的profit margin高它就挑戰誰,屈機的公司。年增長15-20%


平均成本大概$120


OWL (+)

Blue Owl Capital的一間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是房地產,像黑石Blackstone,就是它的子公司收購了Store Capital。公司收入主要是資產管理費用。2021年上市,會買STOR就說明管理層眼光好。


買入價是$10.83.6%股息,P/E 20還不錯。


EPRT (+)

一間和Store Capital差不多的公司,獨立商戶的triple-net lease REIT,著重租戶的財務和盈利,有絕大部份商戶的財務資料來減低風險。Annual escalator只有1.5%,比Store Capital2%差一點,但因為公司的規模較少,靠收購來增長比較容易,所以FFO per share的增長比較好。


股息每年$1.08FFO $1.53,今季$22.24買了一點,以後有機會再加倉。我會以這支股票做我的核心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