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2020年第四季比:
組合回報: -4.58%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6.24%
槓杆:1.16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1年第一季市場回顧
最近比較忙,市場回顧簡短一點。
中概股delist風險
中國三大電商China Mobile, Unicom, Telecom,給NYSE彈出彈入,最後還是delist。SEC開始擬定增加中概股在美上市的規則,要證明和中國政府無關、要用US GAAP等等。大型中概股應該沒有問題,畢竟華爾街也要賺錢,希望SEC和業界商議後知道自己白痴,放棄再對中概股施壓,stop all asian hates!
新冠疫情
隨着打疫苗,美國疫情轉好,新增病例減少,不過在季尾時可能有些驕傲,重開得太快,一些州份新增病例有所增加。民主國家裡,美國算是做得比較好的一國,歐州國家如德國、意大利、法國仍然要在某程度上的封城。
普遍舊經濟股有重開憧景,今季強烈反彈,如能源、零售、酒旅、戲院等等。
要留意的是美國的失業率比上年疫情開始時已經大幅降低,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復甦:
美國十年國債息口升
由季初不夠1%,去到季尾1.7%左右,美國十年國債息的上升引致一些增長股殺估值,加上疫情轉輕,新經濟股的資金轉去舊經濟股,不少2020抽爆機的股票在二月尾三月頭經歷了小股災,在三月尾收復了一部份失地,YTD來說還是升了不少。
聯儲長Powell承諾不到2023年不加息,所以估計債息上升應該去到尾聲,今年到2%有可能,但不會再升太多。
拜登上場,如預期地派錢
美國大市在2021年一創新高,民主黨不斷派錢和政府提出大搞基建對股市功不可沒。美國可以用債務支持經濟多久沒人知道,但現時股市正在享受所有consumption的利好,美債將來會不會爆沒人會擔心。
Gamestop,AMC等的瘋狂崛起
Reddit wallstreetbets和Robinhood烏合之眾發現可以聯合起來corner一些short ratio高的股票,加上一些小基金神助功,將Gamestop, AMC等的股票推上高位,而且不只一浪,威力驚人,不少大型對沖基金虧損,Melvin Capital曾經一度損失53%。
我沒有冷靜地對待這次瘋狂,以為可以做空撿便宜,結果損失慘重,下面會有敍述。
Bitcoin, Dogecoin, NFT,虛擬貨幣爆升
Bitcoin三個月升一倍,因上升而上升造成positive spiral,Twitter大V Elon Musk和Ark女股神Catherine Wood功不可沒。
我試過加入,但心理承受不了,每次賺個麥當努套餐就走人,決定還是不要碰好了。
Bill Hwang 的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倉
因為高槓杆,所以爆倉,賤價拋售股票,一堆中概股給殺個20-30%,其中直接受害比較多的是BIDU、TME、VIPS、Discover、Viacom、GSX。
III. 2021年第一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本季組合主要持股表現:
(本季的持股變化很大,所以以上未能反映組合整體的表現。我UPST有相對$100的covered calls十月到期,所以以上的升幅我沒有完全享受到。在4月1日,我賣掉所有ET,而在同一天,我的$230 BABA puts給assign,所以當天結束時 BABA佔淨資產17.81%)
今季我非常失敗。在Gamestop事件上因為用naked short calls做空,損失慘重,還被逼賣了不少愛股,如Google, Facebook, 一部份Alibaba, 一部份騰訊等等。Naked short calls犯了新手玩options的錯,沒有冷靜地去投資,過度投機,像着了魔似的。所幸的事,人還在,經過今次,要好好自我檢討。
先說說經過。
在一月中,我看到美國和香港的股市去到非常高的水平,一堆work from home股完全脫離價值,而舊經濟股開始慢慢價值回歸(我那時主要看能源和酒旅),我一邊想對沖市場的亢奮,一邊想看看有甚麼舊經濟股可以追落後,所以我踏上了賣calls賣puts的不歸路,一邊賣舊經濟股的puts如GEO、CXW、CCL, 一邊賣新經濟股的calls如DASH, ABNB, ZOOM, TSLA, PTON等等。
二月初,Gamestop和一眾wallstreetbets股高位回落,我看到機會(看到坑!),決定用naked short calls賺取烏合之眾人踩人、股票下跌時的錢。GME、AMC、FUBO、BB都有賣calls。
這些期權交易,基本上所有都賺錢,我以為自己懂得玩這個遊戲了。由於wsb股大部份跌得七七八八,我只在Gamestop上還有short calls。
悲劇在美國2月24號發生。
Gamestop由開盤~$45,當天爆上接近$100。我的calls strike price都是$200或以上,2月26號到期,我覺得是很穩的,但interactive brokers不是這樣想,Current Excess Liquidity急降,甚至變負,我急急賣一部份股票以免爆倉。那時我GME calls nominal value大概是NAV的50%吧。GME calls的bid和ask閃來閃去,如果cover的話,NAV虧10-20%。我認為GME很難去到$200以上,就算真的$200以上,也應該不會高到我虧10-20%NAV的地步。沒有斬GME calls止蝕,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真正的悲劇應該是2月25號吧,Gamestop當天爆上$150以上然後回落,到我反應過來知道應該斬GME calls的時候,已經太遲了,Gamestop連同options停止交易。這時我犯了另外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在收市前平掉其他期權。美國收市後,我有一部份資金在GME以外的期權上,還有港股和不能盤後交易的HT preferred shares、GEO bonds,看着GME收市後從$80繼續上升,Current Excess Liquidity急降,翻紅了幾次,唯一可以應對的是賣美股,但我想到了另一個方法,就是買GME股,把naked short calls變covered calls...事情並不順利。Current Excess Liquidity下降是因為GME short calls,買正股的話對沖了風險,按道理是越買Current Excess Liquidity越升,可惜IB不是這樣想,我買了GME calls三份一的正股就不夠buying power再買,就算把手持的美股賣得七七八八buying power也沒有升上去。好不容易,在美股賣剩能源股後,終於捱到盤後交易完結。
2月26號港股開了後,立刻把所有港股賣了套現,剩下當天停止了交易的6098碧桂園服務。這時,70% NAV是GME,35% NAV是主要是HT-C、GEO bonds、能源股和6098,還有10% NAV現金,和一堆short calls/puts。Buying power是0,Current Excess Liquidity差不多紅色,明天GME再爆上去的話基本上我就GG了,差不多有寫遺書的準備。
2月26號美國盤前開了,曙光出現了,IB重新計算了Current Excess Liquidity而大增,GME沒有爆升,反而有點軟,我立刻買入GME把所有GME naked short calls變成covered calls...真諷刺,這時我變了GME大好友...
美股開市後,把GME以外的期權差不多全平了,再unwind了GME正股和short calls,把資金買入能源股ET和KMI,打算收息讓自己冷靜一下再等機會買回失去的股票。美股收市後,組合沒有槓杆,ET+KMI佔NAV 65%,現金NAV 5%,6098 NAV 4%,HT-C NAV 20%,其餘是少許GEO bonds和美股:BRK, STOR, TWTR (因為有covered calls所以沒賣)。今天與2月23號比,NAV下降了30%,主要是因為買入的GME價格太高而GME在2月26號下跌...我沒有如Bill Hwang般創下人類最大單日損失,不過都夠慘了。Short calls的GME strike price都$200以上,GME並沒有爆上到那個程度,但因為volatility上升,gamma squeeze,margin calls累到我雞毛鴨血,意料之外。
不幸中之大幸,一堆增長股在我香港時間2月26號拋售後開始因為美債息上升而殺估值,之前持有的股票下跌10-40%,重倉的能源股沒怎麼升,但也沒有跌。我把能源股賣了一部份,把那些增長股買回,還做了一堆short puts。Baidu的puts賣了太多,重倉strike price $240, $250, $260都給Bill Hwang爆倉時所有價都打穿了,剩下$200的沒穿,只好再賣一些ET去接貨。
季尾時Baidu佔了NAV三分一,真沒想到。在4月1號因為要接BABA的貨($230 puts),所以把ET全賣掉,BABA佔NAV 17.81%。
今季買入了一堆高風險的增長股,它們各有所長,增長高,但沒有很寬的護城河,大部份業務在虧損階段,P/S, P/E過高,需要持續高增長幾年和增加net profit margin才可以撐得住當前市場給的價格。這些股票我只會每只買一點,加起來當是一個迷你組合。
未來我仍然會繼續摸索short calls和puts,主要是因為我覺得持有volatility高,增長高的股票去賣期權,比持有穩定收息股upside更高。
血的教訓
不要沽空。幾季前已經決定不做空了,今季用naked short calls感覺不同,沒有理智地拒絕,慘痛。
分散投資。無論多有信心,都應該分散。賣期權後在方向對的時候,不要加倉再賣,沒必要去追最後一個銅板。
正股不做短線。心理承受不了,決定我賺不到短線的錢。賣期權賺的時間值,不完全算是短線錢,心理沒那麼緊張。
IV. 2021年第一季的個股持倉短評
加減符號代表今個季度加了或是減了倉。
9988/BABA (Alibaba) (-)
強勁護城河,而護城河因為不斷投資其他公司而加強。隨著中國online shopping的繼續增長,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屬於一般風險,高回報。
因為GME上的失誤拋售了很多,希望不久未來可以買回一點。
BIDU (+)
在中國,搜索、地圖、翻譯、雲盤都是第一,智能音箱數一數二、自動駕駛更是領頭羊,市值不足$100 billion USD,因為單有技術,執行能力差,市場不賣脹。我認為它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跟貼Waymo,在中國應該是無人能及,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國內數一數二,單是自動駕駛這一部份已經值$30-$100 billion,現價option value高。
今季平均價大概$250買入,給puts assign的股票比預期多,在短期內應該會減一減磅。
PDD (+)
主要是用來對沖阿里在電商給反壟斷制衡的風險。貨找人的電商模式,再用補貼搶客戶,能不能維持是未知之數,但拚多多已經給了我很多意料之外,未來可能有更多顛覆電商市場的手段。
UPST (+)
用人工智能幫中、小銀行做loan underwriting,標榜可以給銀行放貸給更多客戶,而風險不會增加。成功與否要用時間去証明,但現在確實是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銀行。
今季$50-$70入貨,都全部附加了10月到期的$100 covered calls,所以現在$100以上價格我沒有享受到。
TWTR (+)
很多出名的公眾人物如Elon Musk, Donald Trump,一些政治和投資大V,各行各業的人才,都在Twitter上分享自己想法,很多公司也會用Twitter來發佈消息,和用戶交流,所以Twitter的potential非常高,要看執行怎樣了。
今季$55-$70左右入貨。
VIOT (+)
小米產品性價比高,在智能產品這一方面有很大吸引力,因為一般人願意花錢在貴的電話,但對智能產品的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畢竟不是必需品。雲米(Viomi)主要負責小米的智能家電,我認為在小米眾多產品中最有未來。
TUYA (+)
IoT平台公司,有少少像Shopify在電商的定位,幫一些沒有自己IoT infra的公司去做IoT產品的軟件支持。產品依附在雲公司上,如AWS, Google Cloud,所以利潤一般般,苦逼生意。風險是雲公司的vertical integration,或大客戶自己做IoT infra不用付費給Tuya,所以Tuya價格一定要保持competitve,還要想一些創造network effect的方法去保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產品要有夠彈性支持客戶獨特的需求。
今季在IPO價$21買一點點。
CRWD (+)
Crowdstrike在雲服務保安中算是龍頭,在幾單美國駭客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它在調查上的角式。我對它的市值有懷疑,覺得太貴,所以只買一點點觀察。
ARLO (+)
由Netgear分拆出來,智能保安產品公司,其中DIY攝像頭的產品最受歡迎,功能較齊全,評價高,雖然保安DIY產品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31%跌到2019年的26%,但這個市場的不斷擴張,人們對家中保安的意識越來越高,Arlo相信會保持高增長,越來越賺錢。
2020年gross profit有50%增長,公司的付費模式越來越成功,付費用戶2020年增加89%,相信扭虧為盈指日可待。
Insider在2020-2021在$7-$8都有買,我今季在$8附近也買入了一點。P/S大概2, 不太貴。
KMI (-)
Kinder Morgan (KMI) 這支midstream能源股在2015年大跌,主要是由於之前在capital allocation上的失誤,致使債務太多,分發的股息太多,不夠自由現金流。不過,公司業務有sticky customers,本身規模和經驗造就了少少護城河,在業務上的現金流其實很穩定,加上insiders持股多,CEO年薪$1。Pipelines是一種頗有彈性的資產,可以用少少改良就可以改方向,和其他管道連接,除了運gas、fuels外,還可以運再生能源有關的hydrogen、biodiesel、ethanol等等。
第四季DCF同比下降8%,主要受上游因新冠而減產影響。2021年股息由$1.05加到$1.08,少於之前說的$1.25,有點失望,但管理層打算更積極地減債,有剩的會用來回購股票,也不是一個壞主意。DCF/dividend 2x,非常穩。全年來說,DCF -8%, EBITDA -9%,新冠影響demand,沒有辦法,公司回購了$50 million的股票,有點少。Net debt/EBITDA ~ 4.6x, 沒甚麼大轉變,大概是公司會保持的位置。
Outlook方面:2021年公司的現金流會相當平均地用在growth capex、股息、回購、減債。公司透明度非常高,業務穩,年初就可以把整年的現金流預測了出來。預計$6.8 billion EBITDA (2020年 $6.9 billion, 2019年 $7.6 bllion), $4.4 billion DCF (每股$1.95), $0.8 billion 用來growth capex, $2.4 billion 股息 (每股$1.08),剩下$1.2 billion會分$750 million用來減債,$450 million用來回購。以$35 billion的市值(每股$15)來看,雖然沒有增長,但DCF yield 4.4/35 = 12.5%,個人認為是非常保守的估計,所以現價十分低估。EV/EBITDA = (debt+equity)/EBITDA = ($32+$35)/$6.9 ~ 9.7x
BRK (-)
沒甚麼好介紹的巴郡,超低風險,不過預計回報只是一般,因為巴菲特近來做的投資都不是執便宜貨的例子,保險業的競爭也有點大。
HT Preferreds (-)
Hersha Hospitality Trust的優先股,之前有一些公司和優先股的分析這裡不重複。受新冠影響,入住率估計跌到20%以下,但我判定為暫時性問題,新冠過後會重派息,
今季返回接近$25的par value,會在不久將來全清倉。
STOR (-)
Store Capital Corporation。獨立商戶的triple-net lease REIT。它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很著重租戶的財務和盈利,有絕大部份商戶的財務資料來減低風險。管理層有多年經驗,作風保守,對各行業的商戶分散,對公司的業績披露和業績算是相當透明,有少少護城河。Howard Marks的Oaktree Capital是這股的其中一間founding institution,但現在沒有持有股票。巴郡在2017年入股了接近10%,可見管理層受到巴菲特的認同。巴菲特2020八月再次加倉保持擁有10%的公司,可見公司一直給巴菲特看好。
因為GME上的失誤拋售了很多,現價不會買入,剩下的應該會長期持有。
700(騰訊) (-)
中國主要社交軟件,互聯網多佈局,強大護城河。我認為它是在中國唯一可以和阿里爸爸抗衡的公司,不過人才和技術方面不及阿里,靠產品的用戶黏性搭夠。
因為GME上的失誤拋售了很多,希望不久未來可以買回一點。
6098(碧桂園服務) (+)
國內龍頭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憑着母公司碧桂園供給物業來管理,每年每股利潤增長50%+,母公司地儲在行內數一數二,預計未來幾年也可以有30-50%的增長,輕資產,躺着賺錢的公司。
一月時$62左右加了丁點倉。
1211(比亞廸) (+)
中國電池的先行者,新能源車龍頭,全球市場份額~10%,國內~20%。電池供應方面會開始供應其他車廠,未來有機會追到寧德時代。混合能源車和全電車是未來,而比亞廸會是這個未來的一個主要成員。
價格比較高,大概是$210買入一點觀察。
3690(美團) (+)
美團在中國外賣市場已經是無人能及,這個平台利潤其實不怎麼樣,算是苦逼生意,但正因為利潤低,沒有太多厲害地對手。從千團大戰突圍而出,可以看出美團是苦逼生意中的高手。如果阿里在物流方面用人工智能有所突破,餓了麼有機會翻盤,但暫時還沒有跡象。買入美團算是我用來對沖阿里的一着。
今季$286買了一點。
9923(移卡) (+)
8083(有贊) (+)
2013(微盟) (+)
這三只股票算是大包圍saas服務公司,它們主要支持依靠微訊小程序生態的線下商店,每間公司只有幾billion美元的市值,如果其中一間跑出做成真正的龍頭,回報會相當不錯。最大風險是騰訊把這些業務自己做,畢竟騰訊也有騰訊雲,未來可能會做多些toB工具,就像阿里的淘寶生態,差不多是阿里全包辦,沒有給第三方公司太大的賺錢空間。不過,騰訊有投資這三間公司,而且騰訊比較喜歡和其他公司一起做生意,所以這三間公司來自騰訊的風險不會太高。
6618(京東健康) (+)
241 (阿里健康) (+)
大包圍中國的醫療服務和物流創新。京東在物流方面有優勢,阿里在流量和科技上有優勢,不清楚哪個會勝出。或者可能像電商一樣,它們會並存,有錢大家賺。
2269(藥明生物) (+)
提供雙抗研究facility的龍頭公司。沒有太多研究,抄功課的股票。
3738(阜博) (+)
Content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保護的公司,主要是防止影片侵權,幫creators收錢。影片平台如youtube有自己的維權系統,所以我不太清楚第三方在這個niche market的位置。阜博在中國是龍頭,買少少看看,抄功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