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2024年第三季總結

由於筆者在生活上的時間緊拙,而且在這個投資組合上的結果強差人意,尤其在對阿里巴巴的看法更是一大敗筆,決定從這季開始只記錄結果,以後有時間再算。

I. 組合回報

跟2024年第二季比:

組合回報: +47.21%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5.75%


槓杆:2.02x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4年第三季市場回顧



III. 2024年第三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今季組合的反彈主要是中央銀行透露會給市場放水,讓市場憧憬上司公司會增加回購,讓價值回歸,可惜事實是放水主要是給地方政府換債,很少給市場,所以第三季中港股市大力上脹後第四季就大回。我一直看重的阿里巴巴也在第四季打回原形,我決定賣出大部份。

阿里巴巴原先有一手好牌,以中國最大電商做後盾,發展支付、雲計算,廣納人才發展人工智能,擴大版圖到文娛、線下本地服務、零售。但結果大部份事業越做越差,線下市場額越來越細,一直虧損,支付寶在支付數量上一早給微訊超過,雲業務增速強差人意,而中國電商一哥地位受拚多多威脅而迫於改變策略,速賣通海外多年耕耘給Temu用兩年由零到追過。

公司的策略由做大做強,到分拆成1+6+N,到暫停暫緩,高管接連更換,基本上就是少了遠見,少了魄力。

加上中國經濟環境開始走下坡,人民消費力下降,中國政府要走回社會主義的舊路,排斥西方、唾棄資本主義,可以說一直對中港股滿懷希望的我實在是相當大的打擊,這幾年對中港股的堅持是個完全錯誤。從中學習,未來組合策略會趨向保守和比較多持有大公司,會更少持有特別的股票,盡量不用做太多研究,當然過程會比較緩慢:

  • 減槓杆,目標是1.5x以下,甚至不槓杆。

  • 主要以alternative asset managers、conglomerates和科技股為主

  • REITs、BDCs,或一些spread business (例如HASI這種用融資來投資穩定現金流業務的公司)為輔

  • 減少集中持股

其中減槓杆的原因除了是對自身判斷力的懷疑,也是因為中俄和西方國家的關係越來越不穩定,詳見 MARKET UPDATE - Takeaway From Geopolitical Experts - EPRA ReThink Conference by High Yield Landlord

IV. 2024年第三季尾部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