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2025年第二季總結

2025第一季忘了記錄,第二季記錄的時候也太遲,只能用2025/07/11作結束日。

I. 組合回報

2025/07/11跟2024年第四季比:

組合回報: +31.47%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7.00%


槓杆:1.67x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5年第二季(2025/07/11)市場回顧





III. 2025年第二季(2025/07/11)投資回顧



這一年的第一季Alibaba大勇,可惜我太早蝕賣,吃不到肉。


不幸中的大幸是在Donald Trump旳關稅liberation day 04/02前少虧賣掉長和和長實(主要是長和給中國政府在賣港口事件上找太多麻煩),之後04/0304/04大跌之後, 把大量蝕本而較弱的股票(例如AHH, REXR)和賺了少少的股票(如HTWS)賣出而買入APO和BN等我認為有能力趁機在低大量回購撈底的公司。APO和BN比其他弱股(杆槓高或生意本身economics一般)跌得金也是換馬主要原因。後來也如預料APO後$110升到$130,再到$140以上,而BN也由$46升到$60以上。


這兩季也趁機買入一點AI強勢股NVDA和TSM,他們都因tariffs和deep seek的公佈有一少段股價下沉的日子。幸好我本身有這一方面的一些知識,再加上Alphabet和Nvidia在媒體上的應對,我同意他們認為在theory上deep seek只是把model的configuration調到去能力差一點但更有效率的設定,其他公司一直也有相似模型(例如gemini的flash版本),而pioneer models在資本上的投入不會受影響,各科技大頭會繼續砸錢。


對Tesla Robotaxi的看好催使我在均價$320左右買入。行不行是未知之數,不過Elon Musk已經做了很多能人所不能的事,況且Tesla的智駕確實很強(我的經驗是它跟真正unsupervised FSD差一段距離,不過Tesla的Robotaxi用的是更強版本,所以實力是未可知)。


在這一兩季,我終於在真正成長股一類有足夠我喜歡的alternative asset managers,現在只希望短線交易那一堆股票可以等到有好價錢賣掉減槓杠,那我就對組合滿意了。之前的一堆港股太傷我心,以後也不敢碰,皆因中國政府對私人公司影響太大,而香港本土的經濟令人擔心,租金太價以致物價居高不下沒了旅遊業撐,人口紅利盡失,國際金融地位也失去不少,樓價在短、中期一直向下是大概率事件,對經濟影響太廣太深。

IV. 2025年第二季尾(2025/07/11)部署




2024年第四季總結

I. 組合回報

跟2024年第三季比:

組合回報: -8.62%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2.49%


槓杆:2.06x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4年第四季市場回顧




III. 2024年第四季投資回顧



大量減持BABA以防Donald Trump當選跟中國打貿易戰。增大PAX的投入,因為在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的情況下,拉美地區相對較安全,也不用像歐州般在中美間做磨心。

IV. 2024年第四季尾部署




2024年第三季總結

由於筆者在生活上的時間緊拙,而且在這個投資組合上的結果強差人意,尤其在對阿里巴巴的看法更是一大敗筆,決定從這季開始只記錄結果,以後有時間再算。

I. 組合回報

跟2024年第二季比:

組合回報: +47.21% (用simple Dietz method計,因為懶得用modified Dietz method)

SPY回報:  +5.75%


槓杆:2.02x (股票市值 / Net Asset Value,數字未必充份反應組合中沽的put/call options)

II. 2024年第三季市場回顧



III. 2024年第三季投資回顧概述和未來展望


今季組合的反彈主要是中央銀行透露會給市場放水,讓市場憧憬上司公司會增加回購,讓價值回歸,可惜事實是放水主要是給地方政府換債,很少給市場,所以第三季中港股市大力上脹後第四季就大回。我一直看重的阿里巴巴也在第四季打回原形,我決定賣出大部份。

阿里巴巴原先有一手好牌,以中國最大電商做後盾,發展支付、雲計算,廣納人才發展人工智能,擴大版圖到文娛、線下本地服務、零售。但結果大部份事業越做越差,線下市場額越來越細,一直虧損,支付寶在支付數量上一早給微訊超過,雲業務增速強差人意,而中國電商一哥地位受拚多多威脅而迫於改變策略,速賣通海外多年耕耘給Temu用兩年由零到追過。

公司的策略由做大做強,到分拆成1+6+N,到暫停暫緩,高管接連更換,基本上就是少了遠見,少了魄力。

加上中國經濟環境開始走下坡,人民消費力下降,中國政府要走回社會主義的舊路,排斥西方、唾棄資本主義,可以說一直對中港股滿懷希望的我實在是相當大的打擊,這幾年對中港股的堅持是個完全錯誤。從中學習,未來組合策略會趨向保守和比較多持有大公司,會更少持有特別的股票,盡量不用做太多研究,當然過程會比較緩慢:

  • 減槓杆,目標是1.5x以下,甚至不槓杆。

  • 主要以alternative asset managers、conglomerates和科技股為主

  • REITs、BDCs,或一些spread business (例如HASI這種用融資來投資穩定現金流業務的公司)為輔

  • 減少集中持股

其中減槓杆的原因除了是對自身判斷力的懷疑,也是因為中俄和西方國家的關係越來越不穩定,詳見 MARKET UPDATE - Takeaway From Geopolitical Experts - EPRA ReThink Conference by High Yield Landlord

IV. 2024年第三季尾部署